聽過這首歌的人,
主要應該是五六年級生吧!
怎麼又是一個七年級生跑出來介紹這首歌,
唉唉
我的音樂年齡有那麼早熟嗎?
這首歌很多人唱過,
至少在我找到的資料有超過16張專輯有收錄過這首歌曲,
會偶然提起這首歌是因為剛好某天中午吃飯的時間,
剛好餐廳播著這首歌,
(過年前的最後一頓午餐,
餐廳裡面除了放著音樂,
前面還放著舞廳那種閃亮亮鑽石球,
是要先替晚上的餘興節目測試嗎?)
聽到歌的當下,
可以朗朗上口,
不過就是忘記這歌到底叫什麼名字,
後來發現這歌名似乎也跟歌詞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有人知道為什麼叫張三的歌,
再麻煩通知我一下)
正當我一個人朗朗上口,
結果發現左右鄰兵都不會唱阿,
有人還連聽都沒聽過這首歌阿,
看來這些人要教育教育,
怎麼這麼好聽的歌卻沒有聽過。
--
張三的歌
作詞:張子石 作曲:張子石 編曲:陳志遠
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 我們一起啟程去流浪
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 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並非那麼淒涼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
這首歌冷門到連五六年級生都沒聽過啦.
回覆刪除阿.....
回覆刪除不可能,
我不相信,
快來個聽過的人吧,
證明一下這首歌一點都不冷門阿,
這歌很好聽耶,
>
我有聽過張三的歌~我超愛這首歌的~我是六六的~以前在大學讀書時 我們談著吉他 最愛這首歌~有流浪 漂泊 滄桑的感覺~很酷~!
回覆刪除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聽校園民歌了~哀 都是蔡依林 周杰倫 的快歌~不同時期有不同流行~因為不同所以他才叫做五六年級專屬歌曲囉!!~
終於阿~~~
回覆刪除有人聽過啦!
不過畢竟時代不同阿,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歌,
這歌中也刻畫著屬於那個年代的社會風氣。
新朋友耶!
歡迎歡迎
從哪找到這邊來的
好好奇
5年5班~~~*啞琴
回覆刪除張三的歌
他好奇地問:「為什麼是張三的歌?」這也是很多跟我不同世代的年輕人共同的問題,因為這首歌大紅的時候,他們可能還沒出世。
這首歌由張子石作詞作曲,李壽全演唱,作者以自身的經驗,譜出單親爸爸帶著兒子的心聲,因此被電影「父子關係」當成主題曲,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周潤發。知道為什麼是張三了吧?作者就姓張啊。
一直很喜歡這首歌,帶有勵志意味的歌詞在柔柔地旋律中,散發出瀟脫的情感氛圍。
-------------------------------------------------------------------------
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 我們一起啟程去流浪
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 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並非那麼淒涼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
-------------------------------------------------------------------------
當我唱給小少爺聽時,他很專注,後來還跟著哼,好歌是不會寂寞的。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曾夢想過和孩子攜手走天涯,但在陪伴他成長的過程中,卻越來越感覺到應該更廣義地詮釋「世界」這個名詞。
孩子在父母的引領下去認識這個「世界」的各個面向,有形的和無形的,旅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環。
<a href='http://mu.5755.com:8080/flash/qq163-1.htm' rel='nofollow'>http://mu.5755.com:8080/flash/qq163-1.htm</a>
回覆刪除沈默之聲 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
回覆刪除<a href='http://www.victorygo.pe.kr/you/music/class_mov/The_Sound_Of_Silence.wmv' rel='nofollow'>http://www.victorygo.pe.kr/you/music/class_mov/The_Sound_Of_Silence.wmv</a>
The sound of silence Simon & Garfunkel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Because a vision softly creeping
Left it's seeds while I was sleeping
And the vision that was planted in my brain
Still remains within the sound of silence
In restless dream
I walked alone the narrow street of cobble stone
Beneath the halo of a street lamp
I turned my collar to the cold and damp
When my eyes were stabbed by the flash of a neon light
That split the night and touched the sound of silence
And in the naked light
I saw ten thousand people may be more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And no one dare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Fools" said I "you do not know"
"Silence like a cancer grows
Hear my words that I might teach you
Take my arms that I might reach you"
But my words like silent raindrops fell
And echoed in the wells of silence
And the people bowed and prayed to the neon god they made
And the sign flashed out it's warning
In the words that it was forming, and the signs said
"The words of the prophets
Are written on the subway walls and tenement halls
And whispered in the sound of silence"
沈默之聲 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
嗨!黑暗,我的老友
我又來找你聊天了
只因有個幻象緩緩的爬過
趁我熟睡時灑下種籽
這個深植在我腦海裡的幻象
依然留存在沈默之聲裡
在無盡的夢境裡
我一個人走在圓石鋪成的狹窄街道上
在街燈的光暈下
我豎起衣領抵擋濕冷的天氣
當閃爍的霓虹燈刺痛了雙眼
光芒劃破夜空,也觸動了沈默之聲
在沒有燈罩的燈光下
我看到了數以萬計或者更多的人們
人們聊天而不談心
只用耳朵聽而非用心聆聽
人們寫著毫無感情分享的歌
而且沒有人敢去驚擾沈默之聲
「愚蠢的人們啊!」我說:「你們不明白------」
「沈默像癌細胞一樣蔓延
仔細聽聽我能教你的
握住我伸出的手。」
但我這些話像無聲的雨落下
在沈默的井裡發出回聲------
人們對著自己創造出來的霓虹神像膜拜禱告
告示上閃爍著警句
在逐漸顯現的字句中,它說著:
「先知的箴言,
寫在地下鐵的牆壁和廉價公寓的長廊裡,
並且在沈默之聲中低迴不已---------」
1964年,Paul Simon和 Art Garfunkel兩位好友組成二重唱,開始在紐約許多民歌餐廳表演,贏得如潮佳評,並得到一紙唱片合約,經典名曲" The sound of silence 沉默之聲 "在他們的首張專輯即已現身,但純民謠風味的演繹並未受到太多注目,專輯總共才賣出二千張,兩人失望得想放棄踏入歌壇。
還好當時有兩位曾為民謠搖滾大師Bob Dylan巴布狄倫製作專輯的製作人慧眼相重這首歌,請來一批樂手為這首歌的編曲加料,推出新的版本,並被電影「畢業生」選為插曲,兩年後,Paul Simon在英國聽到這首歌在美國成為排行冠軍的消息,簡直不敢相信。後來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其實都是加料後的版本,因此您若仔細聆聽,可以聽到後半段電吉他、鼓點和人聲有點脫拍。
1966年,兩人推出第二張專輯,標題曲正是新版的" 沉默之聲 ",專輯中還有一首民謠搖滾風味的" I am a rock 我是一塊岩石 "極受歡迎,如詩般的歌詞確立了 Paul Simon 詩人作曲家的地位。
的確!張三的歌是電影:父子關係的主題曲,
回覆刪除我不知道,香港的發哥是否有演過同名的電影,但以”張三的歌”為主題曲的,只有台灣的電影”父子關係”!當時的男女主角分別為石峰及蘇明明及一位胖胖呆呆又可愛的童星,這部片子有得過奬
拍攝的地點是在高雄旗津碼頭的一間二層樓的倉庫...
我想張三並不是指作曲者
張三的歌,即是我們對著未來懷有希望.夢想的市井小民,張三李四的歌!
沒看到這篇文章,
回覆刪除還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典故,
父子關係這部片子我想以我一個七年級生,
大概是不可能看過的吧,
(真的連聽都沒聽過)
小時候會看的電影大概就什麼桃太郎、新七龍珠。
不過我也覺得,
張三其實應該就是一般的世俗百姓,
指的是一般生活在這社會中,
心中所想的,
所希望達成的那些微小願望。
Dear Joe,
回覆刪除謝謝您來我的報台,不過我不知道啞琴是誰,逕自截取我的文章貼在您的部落格。
雖然感覺有點兒奇怪,但也要謝謝啞琴,我才有機會造訪您的天地,看到不同人對同一首歌不同的詮釋,很有趣呢。
因.春光好..這首詩歌迴盪心中多年.
回覆刪除因而找到三十年前.國小六年級老師.
(老師當校長了.學生真的粉替老師高興)
彰化縣陝西國小網路中心
<a href='http://www.ssps.chc.edu.tw' rel='nofollow'>http://www.ssps.chc.edu.tw</a>
(留言版)
一年級...施(貴美).老師
二年級...(?)碧容.老師---正確是-【李碧蓉.老師】
三年級...李榮烈.老師---正確是-【莊熒洌.老師】
四年級...李慶君.老師
五年級...胡秋玉.老師
六年級...胡秋玉.老師
...中華民國六十三(四)年...國立編輯館...
...國民小學..(三年級)..國語課文..第(?)課..???
........................春光好....................
-春光好、結伴遊春郊...
-你瞧!一彎流水、架小橋.
-兩岸楊柳、隨風飄.....
-豆花香、菜花嬌.......
-桃花、李花、迎人笑....
-黃鶯枝頭、聲聲叫.....
-燕子穿林、尋臼巢.....
-老農牽牛、下田去.....
-三五村童、放紙(鷂)一ㄠ\..
-你瞧!!這幅圖書、畫得多美妙..!!!
小提琴很用心,很用力..很..很大大聲背出來.....來 ,
...希望在天國的(莊熒洌.老師--李慶君.老師).能聽見,
因為..因為..老師只是長了天使的翅膀;..還是一樣守護
著我們.......呀.....對呀!!!
願...全天下的老師永遠青春.永遠美麗.永遠健康.再加...
很多.很多..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嗯0^______^0
..................謝謝老師.......................
~~~~~~^__^童年的回憶^__^~~~~~~
~~~~~~~~~泛黃的老相片~~~~~~~~~
~~~~~引~~發思古之幽情~~~~~~~~~~
~~~-_-好想;當一個拒絕長大的男孩-_-~~~
<a href='http://tw.yahoo.com' rel='nofollow'>http://tw.yahoo.com</a>
~~~再搜尋~~~
<a href='http://dns.shses.chc.edu.tw/~history/mainbody/1/75.htm' rel='nofollow'>http://dns.shses.chc.edu.tw/~history/mainbody/1/75.htm</a>
<a href='http://dns.shses.chc.edu.tw/~history/mainbody/1/b/75.jpg' rel='nofollow'>http://dns.shses.chc.edu.tw/~history/mainbody/1/b/75.jpg</a>
小提琴很用心,很用功.用功.很..很大大聲背出來..來 ,
...希望在天國的(莊熒洌.老師--李慶君.老師).能聽見,
因為..因為..老師只是長了天使的翅膀;..還是一樣守護
著我們.......呀.....對呀!!!
願...全天下的老師永遠青春.永遠美麗.永遠健康.再加...
很多.很多..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嗯0^______^0
..................謝謝老師.......................
~~~報告..老師..可以下課嗎~~~~~~~~~~???
~~~~~~~報告..老師..可以下課嗎~~~~~~~~~~???
~~~~~~~~~~報告..老師..可以下課嗎~~~~~~~~~~???
真的粉想下課....有沙子飛到眼睛裡去了???(找面紙中)
看見 老師一位、一位的凋零;不由悲從中來。
下列歌曲由安德森翻譯(未特別註明翻譯者之歌曲)791首、
回覆刪除樂友翻譯254首,共1045首
<a href='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the1.htm' rel='nofollow'>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the1.htm</a>
沈默之聲 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
沈默之聲 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
沈默之聲 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
引用
<a href='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the1.htm' rel='nofollow'>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the1.htm</a>
據我所知,作詞的張子石排行老三,全家赴美時,太太離婚,張子石帶著小孩在美國生活還蠻艱苦的,所以歌名叫做張三的歌。
回覆刪除這首歌搭配當年的電影父子關係,十分貼切,有一說是因這首歌而激發出電影的拍攝,不知是真是假。
幾年前張子石癌症過世。
版主回覆:(08/16/2011 12:23:14 PM)
WOW!
我還真不知道還有這一層典故在裡面。